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催生数字展馆新形态:AI馆

公司动态 2025-08-28
分享

2025年8月26日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,明确提出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,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。

《意见》设立了清晰的目标:到2027年,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,新一代智能终端、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%。这项重磅政策为展馆展厅行业指明了创新发展方向。



01 政策东风,AI赋能展馆新蜕变


展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,正在从“互联网+”向“人工智能+”深度演进。AI技术让展馆变得能感知、会思考、可互动,彻底改变了传统展览模式。




作为国内领先的AI 3D数创企业,凡拓数创AI馆解决方案,正是这一趋势下的前瞻性实践。通过“AI3D+”模式深度融合数字孪生、虚拟人、大模型等技术,重塑了参观体验和运营模

式。


02 四大核心变革,定义新一代AI展馆



交互方式革命:传统展馆以被动观览为主,依赖有限的触摸屏和二维码互动。AI馆则实现了主动参与,AI能识别观众偏好,提供个性化导览和深度交互。


内容形态创新:固定内容、更新周期长、信息静态化成为传统展馆的痛点。AI馆实现了动态演化,内容能根据数据反馈、时事热点或用户互动实时调整更新。


技术核心升级:从互联网+多媒体(视频、投影、简单交互)到“AI3D+”体系(AI大模型+数字孪生+虚拟人+大数据可视化),技术架构全面升级。


运营管理优化:各系统相对独立,运维依赖大量人力的传统模式,被数智化运营取代。AI中台实现集约化管理、设备预警、数据洞察,大幅提升效率。


03 凡拓数创新一代智能化AI馆:展运控一体化,实现展厅自迭代


凡拓数创的AI馆解决方案,核心是构建一个能感知、会思考、可进化、有温度的智能空间。


“AI3D+”技术融合模式是凡拓数创的核心思路,将AI 3D数字孪生等技术系统化地应用于展馆场景。通过整合虚拟数字人、AI大模型、数字孪生、智慧导览等前沿技术,驱动展厅展馆实现从“被动观展”到“主动参与”、从“固定内容”到“动态演示”的本质升级。


公司提供从前期策划、创意设计、内容制作、软硬件系统集成到后期运维的全流程“交钥匙”工程。拥有超1300人的专业团队,确保项目高质量落地。


04 最新实践案例,引领AI展馆新风向


凡拓数创的AI馆解决方案已在多个重要展馆中成功应用:


首都博物馆的高精度AI智慧导览系统实现了馆内亚米级高精度定位导航,提供了无障碍参观路径规划。内置的AI数智人“京慧”能基于自然语言处理与观众进行智能问答互动。


山西永乐宫的AI复原与VR沉浸体验项目,运用AI技术完整复原了永乐宫的建筑奇迹和精美壁画,在国内首个壁画艺术主题VR沉浸剧场中,创造了“可游、可触、可创”的国潮文化体验。


深圳宝安低空经济展示中心运用了裸眼3D、多屏联动数字沙盘等互动装置,是凡拓助力打造的数智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,展示了数字孪生技术在产业展示中的应用。


平顶山创新馆依托AI大模型、知识图谱、NLP等先进技术,打造高精度高仿真AI虚拟数智人“晓鹰”,将成为新一代数智化展馆标配;5G+元宇宙,结合多通道沉浸式环幕系统、机器学习、云计算等沉浸式交互技术,构建360°全沉浸“2050工业未来之城”;巨幕影院一键切换元宇宙沉浸游戏空间,运用AI+三维实时渲染+线上线下多线程交互,实现超越时空的多人同步游玩新体验;数字化演绎与科创成果刻印平顶山新型创新城市初印象,夯实鹰城文脉与科创基石。


05 未来发展趋势,自主进化与情感计算


AI馆的未来发展将呈现多种趋势:


高度自主进化的数字孪生:展馆的数字孪生体将不仅能映射物理状态,还能通过AI进行自我学习和迭代优化,甚至自主生成新的展示内容或互动叙事。


情感计算与人性化交互:AI将更能识别和理解观众的情绪状态,并据此调整展示策略,提供更具情感共鸣和人性化的陪伴式体验。


无障碍与普惠性体验:AI技术将更深入地服务于特殊群体,通过实时手语翻译、智能语音描述、无障碍交互设计等,让文化展览对所有人平等开放。


跨界融合与业态创新:AI馆将与文旅、教育、商业等领域更深融合,催生如沉浸式研学、AI文创定制、元宇宙演唱会等新业态,拓展展馆的价值边界。



随着国务院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深入推进,凡拓数创等企业正在积极布局。


AI不再仅仅是展馆的附加功能,而是成为重构展陈形式、提升参观体验、优化运营管理的核心驱动力。


未来的展馆将不再是静态的陈列空间,而进化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、能够与观众智能互动的文化体验场域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相关推荐